《新生》剧评:骗术解析与角色分析

来源:作者:风向追踪时间:2025-05-11 17:22:18

《新生》剧评:骗术解析与角色分析

文/叶秋臣

刷完《新生》后,有很多话想说,但却没想好怎么说。

如今恰逢“胖猫”事件尘埃落定,似乎就到了最适合写此文的契机。

熟悉叶秋臣的朋友都知道,我从来都不喜欢蹭热点,更不是吃这类红利的人。

之所以用了这个标题,是因为通过看这部剧,再联系最近网络热议的“胖猫”事件,发现唯有提升个人的辨识能力才是最重要的。

另外,在未知全貌前尽量不要相信任何一方说的话

若非是当事者本人,普通大众真的很难得知全部的真相,即便是调查也有触及不到的领域。

所以我们没办法站在任何一个立场上去为谁讲话,唯有从中获取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道理而已。

1.关于结局

《新生》确实烂尾了

主要是逻辑无法自洽,人物走向突然诡异,前后矛盾点实在过多。

剧情是从第7集开始全面画风突变的,即何珊(周依然饰演)逐个揭穿在场人自述中的谎言和漏洞,视角是以她的认知来拍的,过程中存在美化成分,其实是为了下面一集内容别太突兀做铺垫。

接着第8集就讲了为什么费可(井柏然饰演)从当初那个品学兼优的李泽瑞变成了如今的高级骗子,从他与何珊的相识为切口,视角是费可+何珊双角度。

其实我一直怀疑费可与何珊是同伙,但剧里的证据不多,就没办法详细展开说了。

何珊那句“为了正确的目的,说了善意的谎言”,怎么想都觉得是另有用意。

而且她参与此事的态度过于积极,动机很可疑。

2.关于角色

在何珊没有修正相关说法之前,费可的骗术是非常高明的。

善于巧妙利用所有夹缝型的时间契机,比如坐飞机途中。

同时,还要观察猎物最关键的人性弱点,比如做生意的怕见官。

做一个高级的老千,最重要就是把每个案子当成不容失败的项目来做,前期充分收集资料,做好背景调查,迅速获取不同信息收为己用,能完全将他人经历嵌入到自己的话中。

而且记忆力必须要极强,所以有句话说的是,骗子唯有聪明人才能做。

看起来的确很高手。

3.关于骗术

何珊口中第二阶段的故事,有些是比第一阶段的内容更合理,比如猎人总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。

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筛选的手段,要知道谁对自己的假身份感兴趣,自然会主动寻来,也属于双向需求的匹配。

有人嘲笑剧中的受害人,觉得他们太好骗了,智商低才会被这样的操作给迷惑。

说实在的,就是因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一切,才能冷静理性去分析种种,若是局中人,没点运气的话是肯定要遭殃的。

因为是人就有弱点,一旦被抓住小辫子,基本上逃不出骗子的魔掌。

为了能总结所有被骗的情况,我将两段故事都以真实发生过来处理,只为了总结方式方法,并非是梳理剧情,特此说明。

如果受害人看待骗子时,仅仅只是期待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”的观点来期待好运降临恶人自有天收,那么大概率自己也是要栽了的。

所以,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辨识能力,才是唯一可选的最优解。

叶秋臣总结了一些剧中提到的骗术,希望大家在看过之后能够从中受益,远离生活里的“费可”们。

4.关于演员

井柏然简直太适合这个角色了,看猎物的眼神完全是天生的。

还没有黑化之前,眼神里又透着一股清澈。

如果不是剧集烂尾,实际上还能更出彩。

最近连续看了周依然两部剧,《新生》和《我的阿勒泰》,加上此前《涉过愤怒的海》,最近她出现的频率很高。

演技有点不太好评价,属于天赋很高,但仍有极大进步空间的类型。

5.关于续作

导演说未来会拍《新生2》,应该大概率是个性转版,以高级女骗子为主角来拍的剧。

若真是如此,那需要把握的尺度就更微妙了,希望在统筹处理好结局的同时,充分将细节体现出来。

这部剧有挺多我个人很喜欢的设计,比如片头的拼图,就是让观众去拼一个自己心中的《新生》众生相。

最近似乎都流行电影人跨圈来搞电视剧,之前王家卫的《繁花》是,现在申奥的《新生》也是。

总的来说,对于观众而言算是一种福利,毕竟质感的确有所提升。

有人说申奥这是开启了“诈骗宇宙”,将《孤注一掷》和《新生》放在一起看,简直化身反诈宣传大使。

他的确很擅长拍千门八将类的题材,若是没有限制的话,估计可以发挥得更加出色。

文/叶秋臣

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—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(@叶秋臣)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—抄袭必究—欢迎转发评论—

上一篇: 申奥导演《新生》热播:揭秘人性骗局与悬疑叙事

网站备案:滇ICP备2023003446号-111Copyright @ 桑娱速递, ALL Rights Reserved.